掃二維碼與項目經理溝通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
沒有品質就沒有企業的明天,想必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明白,但如何做才能重視品質、提高品質、保證品質呢?想必這是我們廣大質量人一直在苦苦尋覓的答案。
一、質量人應該樹立做質量工作的正確心態
我們常說心態決定一切,熱愛是做一項工作最好的心態,但是在這里正確的心態我認為應該是平和。做培訓的經常會說“點燃內心的熱愛方能成就持久的動力”,我沒有能力點燃在座各位內心的熱愛,我能說的就是既然進來了,做上質量了,一時又無法擺脫,找不到更好的去處,那就試試從內心接受吧,以平和的心態去把它做好。的確這很不容易,周圍時時刻刻發生的事情似乎總是讓我們不得不抱怨:管理層只關注利潤,生產部門只關注周期,采購部門只關注成本,質量好像只是質量部門的事,只有等出了問題才會引起關注,這一切讓質量工作怎么干?
這些問題讓質量人的心態怎么能夠平和?在這里想給大家一個建議,大家還記得改版前的ISO9001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嗎?其中有一條“管理的系統方法”,建議大家去看看這方面的書,對我們變換角度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非常有幫助。其實我們做質量的是最苛求的,最本位主義的,“質量第一”本來就是一種極端的說法,我們總是暗自希望在質量面前一切都要讓步,在看到事實不是這么回事時很容易泄氣,產生挫敗感和沮喪感,算了算了,反正“質量就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話肯定是干質量的人總結出來的)。
這種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心態是沒辦法平靜下來做事的。我想說明的是有些事情可能并非像我們表面說看到的那樣(因為我們所處位置的局限性我們并不一定了解所有情況),所以沒必要抱怨。退一步說,就算事實就是如此,你也無能為力,抱怨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別人的事情自然有別人去管,去負責,我們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把能做的該做的事情做到位。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督促按規定辦理例外程序,做到符合程序要求。
二、質量人有義務為改善質量環境貢獻力量
俗話說“既來之,則安之”,再加一句“既安之,則善之”。質量人有義務來改善質量環境,我相信目前這種不夠理想的質量環境總歸會轉變的,也許這個轉變的時間較長,甚至40歲以上的做質量的老同志們在工作期內都無法看到結果,但它終歸會實現的,因為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我們知道,任何改變都離不開外力的推動,這種轉變要靠市場和用戶的推動,靠政府的推動,靠企業領導層的推動,但這些終歸是外力,真正的轉變最終要通過我們質量人的工作來實現。
在這方面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一是宣傳,讓每個人都知道質量管理到底是做什么的,它能給企業帶來哪些效益,用事實來說明質量管理不是可有可無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好的;二是提升,提升自我,打鐵需要自身硬,質量人員的整體能力和素質是對這項工作的最好詮釋,讓質量這個工作成為人人向往的工作而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三是爭取,想方設法爭取不斷改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
上面三條怎么做到?有很多途徑和方法,給大家推薦一個實用且必做的:質量體系運行情況自查報告,堅持把這個報告寫好了,上面三條都有了。為什么這么說呢?體系運行情況自查報告實際上就是企業各單位質量管理工作年終總結。對這個總結的意義,我們從實用性角度歸納為三條:第一對外反映工作量;第二對內提升自我;第三用以尋求幫助和理解。
下面我們闡述下“總結的意義”。
第一:它能客觀反映一定時期內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效,對外體現你的存在和價值。
我們認為在各項總結里,質量管理的總結尤其要好好做,為什么呢?大家都是做質量管理的,對于目前企業質量管理的地位都有深刻的感受和體會,在企業內最受重視且效益最好最容易出成績的往往是開發設計、銷售,還有生產系統。那是人家做銷售的有訂單和回款額,做開發設計的新產品投產,做生產的有產值,這些數據都將定期納入企業經營報表里,不用部門刻意總結,管理層時時關注來著??墒琴|量管理部門有什么呢?能夠為人所知的似乎也就是幾個證書,就這幾個證書來說,大部分人也并不了解,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我們的工作有偏見,認為取證換證的過程就是外面來人時做做接待陪陪吃喝而已,這中間有多少工作量有多大的工作難度,只有我們自己才能體會。有時跟家里人說起需要加班,老婆就會不理解:不是說廠里沒什么活了嘛,怎么還要加班啊?周圍的人(包括質量部的)也會不理解,你們在忙什么呀?
質量管理人員每年都要寫總結,但以往寫總結,往往都寫成了匯報材料,根據特定的要求有側重地添加和刪減內容,最后往往就顧不上系統性和完整性了,無法客觀反映我們的工作,因為它太概括太有取舍了。但我們要的是不需要華麗但保證客觀詳實,能夠經得起查證和檢索的質量工作合集,我們甚至還希望這個總結能夠作為管理史料長期保存下去。它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質量人員存在的價值,反映了我們一年的辛苦忙碌和工作成績。
第二:總結有助于幫助我們從瑣碎的工作中提練發現出對事物的規律性認識。
有句話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正如前面所說,質量管理都是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在平時的工作中可能我們總被這樣那樣的事情趕著,有些想法念頭一閃而過,也沒有時間和精力進一步思考,所以有些人做某項工作做了很長時間,可是一直沒有較大的提升,這與沒有擠出時間做總結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知道“只有摸清規律,才能加以控制”,而要找到事物的規律,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樣本量,但是就算有了足夠的樣本數,規律也不可能自動浮現出來,需要對這些樣本進行排列比對分析,才有可能發現和找到規律。
如果說我們平時瑣碎的工作就是樣本的積累,那總結就是排列比對分析的過程,缺乏了這個過程,就會始終徘徊于量的積累階段,而無法成功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寫總結的過程有助于沉靜下來思考,探究弄明白事物中的“所以然”,幫助實現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刻轉變,而這個轉變過程就意味著個人能力的突破和提升,而且總結的過程有助于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這種習慣有助于我們提高決斷能力和及時發現問題,這些說到底還是提升個人能力。站在這個角度講,總結對個人來說有助于提升自我。
第三:總結可以成為提供我們尋求幫助和理解的工具。
為什么這么說呢?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體會,就是有些事情你做得非常累,但還不被理解,當然這里的非常累的原因有些是能力的問題,而有些則可能是做事的環境和條件的問題。對于后一種情況,總結可以作為一個工具加以利用,大家都知道更多的資源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工作,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能爭取到更多的資源,但是爭取也是講方法的;
你要每天上班就到領導辦公室坐著伸手要這要那,領導會認為你無理取鬧,但是在一份詳盡的總結中提出資源要求就顯得有理有據多了,因為這是在客觀反映整體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我們提出“資源不足和條件不具備”等理由時,是基于客觀事實,這就比較容易被接受,退一步說,就算一時不能爭取到更多的資源更好的條件,情況不能馬上得到根本性改變,最起碼工作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得到理解。所以說總結還有尋求幫助和理解的作用,我們應該好好做,加以利用。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